服务通道

欢迎来到厦门立和中医网站,我们将为您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服务,您在就诊中有任何疑问或者有合作意向欢迎致电0592-6669566!

立和微信服务号

立和微信订阅号

疾病调养

当前位置:首页 > 中医养生 > 疾病调养
  • 缓解咽喉炎的常用清咽方

    缓解咽喉炎的常用清咽方咽喉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,分为急性咽喉炎...

    查看更多>>

  • 山药健脾止泻补阴精

    山药是老百姓喜爱的药用食品,味道甜润,性平和,归肺、脾、肾三经...

    查看更多>>

胃痛,国家级名医李延辨证真经

发布时间:2015-04-22

  前言:胃痛可由外邪犯胃、饮食伤胃、情志失调、脾胃虚弱引起。具体如何治疗胃痛还需辨证论治,且看本文分析。胃痛即胃脘痛,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,主要症状为胃脘疼痛。胃脘指两侧肋骨下缘连线以上至鸠尾的梯形部位。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、胃神经官能症、食管炎、胃溃疡、十二指肠炎、胃癌,及部分肝胆病见胃脘疼痛症状均可参考胃痛治疗。
  1.气滞胃痛
  证候:胃脘部膨满作痛,其痛窜走无定处,频发噫气,或呃逆不休,心烦易怒,屡欲太息,逢恚怒则胀痛增剧,纳少口干。舌赤苔白,脉象沉弦而滑。
  治法:疏肝和胃,理气止痛。
  常用药:香附20g,陈皮20g,柴胡15g,紫苏15g,枳壳10g,麦芽20g,木香15g,薄荷10g。
  方中香附、柴胡、枳壳、薄荷疏肝解郁;陈皮、紫苏、麦芽理气和胃;木香行气止痛。此乃“治肝可以安胃”之意,使肝气条达,胃不受侮,则胃安和而疼痛止。
  频发噫气者,加旋覆花、藿香、青皮;泛吐酸水者,加黄连、吴茱萸、煅瓦楞子;气实上逆者,加焦槟榔、莱菔子;呃逆不休者,加旋覆花、赭石;两胁胀满者,加青皮、郁金;兼有腹部膨满者,加川厚朴、大腹皮。
  2.血瘀胃痛
  证候:胃脘痛有定处,状若锥刺而畏按,每因食硬物而诱发剧痛,或吐出食物,混杂鲜血,状若胶漆,粪便中混有败血,大便滑而易出。如食辛烈或过于冷热之饮食,可致刺痛发作。舌质多紫暗,或见血瘀斑点,口干欲饮,但不欲咽下。脉沉涩,或细弦。
  治法:活血散瘀,理气止痛。
  常用药:丹参20g,红花15g,莪术15g,元胡20g,没药15g,香附20g,紫檀香15g,炙甘草15g。
  方中丹参、红花、没药活血散瘀而止痛;莪术、元胡、紫檀香、香附、炙甘草理气缓急而止痛
  若吐食物杂衄血者,加侧柏叶、大蓟、藕节;思水不欲咽者,加生地、玄参、牡丹皮;如便若胶漆者,合《小品方》生地黄汤,加炒槐花、炒地榆;若大吐下鲜血者,当急凉血泻火,酌用《金匮要略》泻心汤与犀角地黄汤之合方,或加山栀子、犀牛角生磨汁。
  3.寒凝胃痛
  证候:腹部自觉冷感,拘急掣痛,甚则隆起如拳状,得温则痛减。常欲以掌抚按之,避寒就温,肢端多清冷,溲清长。舌淡无苔,泛吐清水,脉沉微,或沉紧。
  治法:温中祛寒,缓急止痛。
  常用药:丁香20g,砂仁20g,陈皮20g,紫苏15g,炮姜15g,肉桂15g,乌药15g,炙甘草10g。
  方中丁香、砂仁、炮姜、肉桂、乌药温中祛寒止痛;陈皮、紫苏、炙甘草理气和中缓急止痛
  若脘痛隆起如拳,加元胡、吴茱萸;肢端清冷者,加制附子、人参;泛吐清水者,加吴茱萸、白豆蔻、生姜。
  4.火郁胃痛
  证候:自觉胃脘发热,甚则如烧灼,吞酸呕苦,或消谷善饥,食饮辛辣及热物则痛增剧,心烦口渴,喜饮冷物,大便燥涩,溲短色赤。舌质红,苔黄燥,或龟裂,脉沉滑,或洪大有力。
  治法:清泻胃火,和中止痛。
  常用药:栀子20g,黄芩20g,大黄15g,连翘20g,竹茹15g,青皮15g,川楝子15g,炒麦芽20g。
  方中栀子、黄芩、大黄、连翘清泻胃中实火而解毒;竹茹、青皮、川楝子、炒麦芽理气和胃而止痛
  若消谷善饥,加生石膏、黄连;心烦口渴者,加生石膏、知母、天冬;吞酸者,加胡黄连、煅瓦楞子;心烦少寐者,加酸枣仁、知母;大便干结者,加玄参、芒硝(单包分次冲服)。
  5.伤食胃痛
  证候:恣嗜肥甘,贪饮无度,致伤胃气,脘中嘈杂胀痛,泛恶善呕,噫有嗳气,恶闻食臭,口中呼出臭气。舌苔厚腻腐秽,舌尖多红,脉滑大,或洪大。
  治法:消食导滞,理气和胃。
  常用药:神曲20g,炒麦芽20g,枳壳20g,陈皮20g,豆豉20g,藿香20g,生姜15g,厚朴20g。
  方中神曲、麦芽消食导滞;枳壳、陈皮、豆豉、厚朴理气燥湿;藿香、生姜和胃止呕。诸药相合,则有消食和胃之功。
  如脘中胀满甚者,加莱菔子、焦槟榔;呕甚不能纳食者,加砂仁、清半夏、竹茹;吞酸者,合左金丸;噫有嗳气者,加焦山楂、莱菔子、薄荷;呼气腐臭者,加佩兰、白檀香;脘部痞硬、气上冲咽不止者,宜因势利导,先以烧盐作浓汤,饮后探吐之。
  6.停饮胃痛
  证候:中虚里寒之人,贪饮水液,阳虚不能化,停潴于中脘,则可发为胃脘重按作痛,以手揉按之,濯濯作水鸣音,如按水囊。水不欲饮,强饮入则复吐出。舌淡口润,体重肢倦,脉徐缓而濡。
  治法:温中益脾,和胃化饮。
  常用药:茯苓20g,白术15g,清半夏15g,陈皮20g,人参15g,桂枝20g,炙甘草15g,生姜15g。
  方中茯苓、白术、半夏、陈皮、生姜健脾除湿,和胃化痰饮;人参、桂枝、甘草温中补阳,缓急止痛
  如胃脘揉按有水鸣音,加苍术、干姜、细辛;呕吐清水者,加炮姜、白蔻仁;强饮水则吐者,加砂仁、川厚朴;小便不利者,加猪苓、泽泻、车前子;头目眩晕欲仆者,加干姜、细辛;手足厥逆者,加制附子、干姜、生黄芪。
  7.中虚气滞胃痛
  证候:胃痛隐隐,时而攻胀作痛,脘痛过胁,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。食少乏味,嗳气频作,神疲肢倦,大便不调。舌淡苔白,脉细弦。
  治法:补中健脾,理气止痛。
  常用药:人参20g,白术10g,茯苓20g,陈皮20g,香附15g,紫苏20g,砂仁15g。
  方中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砂仁补中健脾;陈皮、香附、紫苏疏肝理气
  如中满者,加神曲、焦山楂;中满胀甚连胁者,加枳壳、莱菔子;逢恚怒痛加甚者,加合欢花。
  本文选自《李延学术经验集》(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,吴限主编)一书
关于立和|联系我们|乘车路线|招贤纳士

Copyright 2005-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立和中医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13747号

健康咨询:0592-2576176 6669566 QQ:2413615254 地址:厦门思明区前埔北路487号101-201 网址:www.lhtcm.com

特别声明: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。如有侵权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及时更改!